对话_建立缓存
后来,他又离开德国,来到法国,并于 1961 年移民到美国。这一次,他带着妻子,「襁褓中的孩子,口袋里装着 1000 美元。除此之外,就别无他物了」。似乎在他进入 IBM 研究缓存清理之前,他就已经深谙此道,知道哪些东西该留下来,哪些东西可以抛弃。
—— 算法之美
⬢:所以,凌乱的桌面其实是在建立缓存,效率比那些把桌面弄的很干净的人要高啊。看来这又是懒人的胜利?
⬡:并不是啊。建立缓存和桌面凌乱可是两回事。你可以在建立缓存的同时把桌面保持的整洁,而那些桌面凌乱的人并不是按照 LRU 法则在处理物品,在凌乱的桌面上找东西仍旧是噩梦。
⬢:所以,懒并不是生产力啊。:)
⬡:当然不是。桌面凌乱还跟其他的东西有关:反应使用者的习惯、他能多久保持注意力、态度之类的……就算桌面凌乱的人效率更高,经常清理桌面的行为更浪费时间,但他总的投入时间可能更多,还是能有更多的产出。
⬢:有道理。不过这样牵扯的就有点多了。还有一点:桌面凌乱并不意味着使用者是懒人,只是他觉得整理桌面是件没必要做的事。
⬡:所以如果真的有什么作出了成就的人说自己很懒,那就只是个自谦的玩笑吧。
⬢:既然懒并不能提供生产力,那么新的生产力工具是什么人制造的呢?
⬡:我觉得我们需要买本 Just for Fun 来看看。
⬢:乐趣。是一个方面吧。我觉得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专注力,专注才能做成事情,注意力散漫是肯定不行的。
⬡:你会这么说只是因为你正处于注意力涣散的状态吧?:laughing:
⬢:显然啊……
⬡:说回缓存……现在觉得学生时代把书立着放在桌面上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了。
⬢:有利于更好地执行 LRU 么:smile:,然而我都是平着放的。
⬡:现在想想是不是觉得降低效率了?:smirk:
⬢:可能吧,不过在当时来说还是坚持自己的做法带来的自我认同感增强更有用。还有立着放书的话还得额外买两个架子。
⬡:所以你连两个小架子都懒得去买啊?:joy:
⬢:another 自我认同感增强。
⬡:人类的学习毕竟不是计算机 CPU 进行计算。不过理性的做法,还是应该尽量以高效率为准则。
⬢:对我来说,经过了学生时代,就不再把自己看得那么重了,也就不会太在意自己的无意义的习惯做法了。
⬡:我应该觉得很……悲哀?
⬢:还是无视掉吧:expressionless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