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unar New Year 2021
今年的春节是我平生第一次不回家过的春节,不过我对此倒并没什么感觉。最近几年,春节回家只感觉忙而且累,春晚也早就不看了。我很期待将来什么时候能够废除农历,至少目前在我这里先废掉吧。春节过完,2021 年已经快过去六分之一了。
临近春节的几天突然发生了一件事,tg 的 proxy 全部 down 了,我想或许是特殊时期,节后会恢复,不过等了几天也都没有,既然如此 tg 也就成了废物,只好卸掉。我一直想找一个微信的替代品,发现居然很难找到。Jami 完全无法正常收发消息,Delta chat 尚可,不过可能因为其依赖邮件网络,还是略有些延迟的。现在正打算试 IRC,希望它能有好的表现吧。朋友对我说,别人都用微信,你换别的,别人又不用。我何尝不清楚这一点呢,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,理念还是要传播的。哪怕有一个人被带动起来,我的努力就算没有白费。
让人有隐私意识是很难的事情,大多数人连边界感都没有,又怎么会理解隐私的重要性呢。或许有的人觉得,要求隐私,就是意图隐瞒自己做坏事的证据,这样的人大概是跪久了,就是所谓的奴性很强。就像 Person of Interest 里 Finch 所说,那些宣称自己没有见不得人的事的人,往往有。即便是对自己最亲密的人,我们也会有些事不想让其知道,那些隐瞒也没什么所谓,但坦白却可能制造麻烦的事情。这是人性的需求。
没有边界感,是成长环境造就的。从小有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,在我看来是不幸的。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过完全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,也是特别遗憾的。到了学校里,还要和好几个人共享生活空间,「边界感」于很多人,就更是形同陌路。我本人从高中时开始住校,直到毕业后的几年,多数时候还是和别人住一间屋子里的。高中时主要是在学习,而且这种意识还没有什么端倪;大学时同屋的室友素质也都比较高;而到了毕业之后,就越来越对他人难以忍受。王垠在他的文章中说,他留学时发现,外国人都不喜欢找中国室友,他自己也是如此,就因为边界感的事。好在现在我已经是自己一个人住了。
我虽不是中国互联网第一批使用者,没有见过网络最原初的样子,但几年下来,对我们从文明到野蛮、从开放到桎梏的过程也算有一点点感受。起先他们对 DNS 下手,所以会返回 404。自那时起,这个错误码也就成了有特殊含义的代称。这个也很好解决,换一下 hosts 即可,或者换 DNS。现在则是永远转圈,没有任何返回。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,不知道,不存在,没概念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焦虑也在增长。我想做的事情很多,但这么久以来,很多事情都是有开头,没结尾。我现在迫切需要一个详细且可行性高的计划了。
明年的年度文章,就提前到公历新年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