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沉默的大多数》读后感

最近读完了王小波的《沉默的大多数》。

很久以前就听说过王小波,但已忘记第一次是什么场合。印象中我总有种错觉,就是王小波是一位高深莫测的知识分子,所讲的内容大概哲学意味极其浓厚,不是我喜欢的类型。我个人还是爱看些偏理性的书,科学与技术那类;加之王小波是中国人,我早先说,不建议看中国人写中国的书。(这话也有问题,我不喜欢看中国人夸中国的书,但对于中国人踩中国的书倒是看得很来精神。)于是并没有考虑过买他的书来看。后来看到李清晨与和菜头都在文章中提过王小波,并且把他拔的位置很高,于是只好买来看。就像之前买《乌合之众》一样,仿佛没读过就像没有常识一样。

另外买书时我去亚马逊上一查,发现它现在只卖电子书,已经没有实体书出售了。感觉再过几年,亚马逊的全部业务便都会彻底消失于中国市场。我感到很迷茫,不知道以后要去哪里买书。

点开《沉默的大多数》后我才发现,这是一部短篇集,并且,文章里没有艰深晦涩的哲学专业名词,反而是极其好懂的大白话。作者像茶余饭后闲聊一样,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揭示出深刻的社会问题,读来很是过瘾。偶尔有几处文字,让我感觉有和菜头文章的影子。用黑色幽默将讽刺表达的恰到好处,实在是超人的智慧。

首先想提一点的是,与现在相比,那个时候的言论环境可真是令人羡慕。王小波在文章中各种明嘲暗讽,极尽挖苦,批评当时中国的社会和人。不仅如此,他还直接将中外做对比,捧外踩内,专捡国内差的地方与国外好的地方相比。放到今天,妥妥的百分之百洋奴,行走的五十万。尽管说,他的文章是刊登在报刊杂志上,纸媒发出去,广大读者无论作何感想,也早已与作者无关。并不像现在,文章发在网络媒体上,立刻就能看到读者的留言反馈,各种转发评论,也影响着其他人对文章的评价。我知道现在,还没有认为这种即时的反馈必然算是好事。前一阵有个简称《二舅》(全称我记不真切)的视频火遍全网,但我并没有找来看。偶尔搜索些影视作品或书籍,也从不看评分评论。因为我相信,被大众筛选出来的东西,几乎都是垃圾。

有的时候我还是认为,这个社会确实是在变好,而不是变坏。只不过新出现的移动互联网给了几乎所有人暴露自己的机会,让我们看到了物种多样性。但换一种思路,也许是移动互联网发挥了它作为政治工具的作用,重新塑造了群体的大脑,于是我们能看到的现象就是环境越来越严苛,内容越来越谨慎,最终只剩万马齐喑,所有人都活在美好而绚丽的世界里,一边吃糠咽菜,一边颅内高潮。

整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,应该是《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》这一篇。作者讲了他插队时用独轮车往田里推粪的故事。那时的人没有去改善工具,没有去修缮道路,尽管谁都知道所谓的「粪」绝大多数是土,但所有人都还在白白耗费力气去做。以至于作者认为这种行为连猪都会觉得蠢(表述之用,没用对猪不敬的意思)。可是为什么,所有人都在做明显白费力气的事,这不是很奇怪吗?

如果是以前,大概我只会骂他们一句「白痴」然后翻篇。可现在不同,我最近恰好看到一段视频,内容是一群小学生戴着口罩吃饭。只见他们用勺子舀起饭菜,另一只手将口罩撩起,露出嘴巴,把饭菜送进嘴里后,再放下口罩。如此反复。不过孩子们中间似乎也有顽劣之徒,愣是没有戴着口罩吃饭。敢于在有人拍摄视频时公然抗旨,实在是目无法纪。

人们往往会对小孩子施以同情,而对成年人投以恶意。我想,如果我是那群孩子中的一员,为了做一个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,必然也会严格遵守戴口罩吃饭的流程,同时鄙视那些不戴口罩吃饭的无可救药的差学生。王小波文章中那群整天运土的人尽管是成年人,其实却和这群小学生无异,也是该被同情的。父老乡亲们推独轮车的技术虽然极为纯熟,但心智上却是不折不扣的幼儿。他们不会去思考什么有没有用,划不划算的问题,而只是在乎自己遵守与服从时的姿态,将辛勤而艰苦的劳作视为表演。一旦有人来破坏这表演,他们便会像鲁迅笔下的那个奴才一样,躺在地上打滚,大喊大叫。所以没有人敢于破坏这表演,至于自己身体上的劳损与尊严上的凌辱,却是最不重要的事。

王小波确实是很厉害的人物,对社会问题有深刻洞见。不过,我倒不是很确定我会继续买他其他的作品来看,至少现在没有太大的欲望。洞见来源于知识与见识,如果只看批评的文字,似乎能学到的东西还是太少,最多得其形而不得其神。为了不变成认为「读书是在读自己」那种人,还是先把和《沉默的大多数》一同下单的《批判性思维》与《这才是心理学》看完再说罢。